2014年12月10日,有幸到城关小学参加了青年骨干教师观摩教学活动。聆听了卢芳和杨兵两位青年骨干教师上的同一个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听取了王传兵教研员的精彩点评,感觉受益颇多。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两位老师都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1个苹果,分一块饼。在分苹果和分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苹果和分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二、 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卢芳老师的一堂课,动手操作贯穿课的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学生认识了1/2时,卢老师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四分之一时,让学生用图形折出来“创造”出一个分数,并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本节课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通过直接操作认识理解分数。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杨兵老师在课一开始用多媒体动画呈现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场景————西游记中的徒孙四人,接着提出了分饼的问题,对“如何表示半块饼,”这一新的问题进行了大胆尝试、猜想。这样设计,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储备,重视了生活对数学学习的作用力,尊重了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意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数的产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联系常见的事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分数的含义,强化应用分数的意识。
总之,尽管听了短短的两节课,却深深体会了“同课异构”。同一堂课,知识点就是那么多,可是每个老师的设计不一样,学生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的思路也不一样,这就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需要慢慢研究的内容吧。也希望自己今后更多的向各位老师学习,争取尽快使自己有一个很大的提升。